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公司動態
資訊與公告

CCER開發將重啟,林業碳匯或迎來超7000億市場

發布者: tangyujun 時間: 2022/1/19 10:18:17

1月7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目前國家正在積極籌備重新啟動CCER項目的備案和減排量的簽發,全國CCER市場有望在2022年重啟。

至此,從2017年3月17日國家發改委暫停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備案申請的受理后,CCER項目迎來新的曙光。

 

 

01

CCER為何被叫停?

 

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體系起步于2012年3月,暫停于2017年3月,總共運行了五年的時間。叫停后,新項目不再審批,老項目仍可運行。

運行期間,CCER的需求量并不大,一部分來自自愿減排的“買家”,一部分則來自那些受到排放量控制的企業。

截止到2017年,全國已有2871個審定項目,861個備案項目。來自全國多個省份的592個CCER項目,在等待著國家發改委的備案。項目來源包括植樹造林,農村沼氣利用,水面光伏電站、風電場、生物質發電發等項目。

相關減排項目經過第三方核證機構核證出具體的減排量并最終被國家發改委獲批之后,將成為可盈利的項目,進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進行交易。

根據國家發改委,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施行中存在著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量小、個別項目不夠規范等問題。

在一些來自地方排放權交易所的工作人員看來,發改委的這一“暫緩”動作,一方面是為了解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簡稱碳市場)存在的某些問題,另一方面則與政府宣布要在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著緊密的關系。

“國家想做的不是促進交易,可能是要限制項目備案,增加一些限制性的條件來減少供給。”相關從業人員表示,這一方面是基于市場上CCER項目的供應量的確太多,另一方面則是由于CCER的需求量有限。

 

 

02

林業碳匯,CCER開發的新熱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與2005年相比,十多年來我國森林積蓄量年增加 51.04 億立方米,達 175.6 億立方米。中央定下目標,到2030年中國森林蓄積量比 2005 年增長 60 億立方米,則到 2030年,我國森林蓄積量有望超過184.56 億立方米。

  

圖說:我國森林蓄積量(單位:億立方米)

來源:國家統計局,發改委,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根據國家林業草葉局數據,我國森林覆蓋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 23.04%。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 年)》,規劃指出,2035 年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6%。

圖說:我國森林覆蓋率

來源:國家統計局,發改委,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相關資料表明,森林每生長1立方米的蓄積量,平均能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

由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可申報 CCER 的林業碳匯項目土地需是 2005年2月16日以來的無林地,假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均可納入CCER市場進行交易,2019/2030/2035 年森林積蓄量相較2005年分別增加 51.04/60/85.44 億立方米,假設CCER價格為50元/噸,則林業碳匯項目市場潛在價值為4670-7818億元。

南京林業大學相關研究表明:碳排放權市場價格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營林企業經營林業碳匯的開發及生產積極性。

林業碳匯是根據植物碳匯功能開發的CCER項目,在第一階段,碳匯項目僅占所有項目比例的3%,這與碳匯項目開發技術復雜和開發周期長密切相關。第二階段,隨著符合規定的CCER類型的減少,林業碳匯項目極有可能成為CCER開發的熱點。

2021年12月31日,我國第一個林業碳匯國家標準GB/T 41198-2021《林業碳匯項目審定和核證指南》發布,并正式實施。

該標準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該標準適用于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市場林業碳匯項目的審定和核證。其他碳減排機制或市場下的林業碳匯項目審定和核證可參照使用。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備案涉及林業(林業碳匯CCER)的5個項目方法學,即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竹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和可持續草地管理溫室氣體減排計量與監測方法學。

近年來國內不少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就清潔發展機制(CDM)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進行了研究。關于竹林碳匯造林項目也逐步得到中國自愿性碳補償項目的認可。

圖說:定期采伐的新種毛竹和杉木人工林在60年內的碳積累模擬趨勢圖

資料來源:Kuehl et. al.

 

研究估計,1公頃竹子及其制品可以在60年內儲存306噸碳,而同等條件下杉木的碳儲量為178 噸,可見竹林碳匯的效果。

 

 

03

林業CCER項目需要具備長期經營策略

 

林業CCER項目前期投入大、收益小,其碳匯成本、工作量及難度遠高于工業類項目,林業CCER項目需要具備對林業的長期經營策略。

從我國現實條件來看,林業碳匯并未實現在全國范圍內的交易,而只是在碳試點城市以及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地方政府重視林業碳匯發展的地區有少量交易。缺乏全國性交易市場,導致林業碳匯的定價機制不完善,不合理的價格又會導致供需雙冷,更加不利于林業碳匯的發展。

作為新興事物,一方面,林業碳匯的交易迫切需要一個全國性統一交易平臺,從而有效發揮林業碳匯在碳減排方面的巨大潛力;另一方面,我國目前的碳匯融資方式還是以銀行提供的綠色信貸為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林業碳匯項目的資金壓力,但林業碳匯項目的前期資金投入大、投資回收期較長、風險水平較高,當前單一的融資工具并不能完全滿足碳匯項目的融資需求。

人97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